Friday, August 25, 2006

Grades of Black Tea

OPBOPFOP?~紅茶的等級

還記得,走入紅茶領域之初,雖覺其中知識學問講究繁多,真是一時半刻也窮究不完;然而其中,最是令我昏頭轉向、莫衷一是的,則還是關於紅茶等級的區分了。

提到茶葉等級的標示,想來經常在專業茶店選購茶葉的茶友們應該並不陌生:指的是通常接續在茶款名稱後面的、諸如OPBOPFOPTGFOP等字樣;稍微認識一下,心裡有個譜,買起茶葉來便能多少胸有成竹得心應手些。

這一類紅茶等級用語,主要出現在未經混合拼配(所謂拼配,指的是將不同來源,比方產地、季節、甚至種類的茶葉混合調配在一起)的產地單品紅茶上。在製作紅茶的最後一個階段,一般會藉由機器作分級篩選(稱為「grade」)的動作,之後,紅茶等級就這樣被區分出來了。

紅茶各等級的標示多以各具代表意義的單一英文大寫字母如 PPekoeOOrangeBBrokenFfloweryGgoldenTtippy……等,彼此相互串連、形成不同等級意義。

說來其實並不複雜,但由於整體發展時間日久,漸漸等級層級越繁衍越多越龐雜,最基礎的「OP」一級(呵呵…這可就是Yilan的舖子Pekoe之名的源起了…)以上,到後來已經演成類如「SFTGFOP1」這樣令人眼花撩亂的長長字樣。

更有甚者,對非英文國家的我們來說,則還得加上各方混雜譯名的干擾。比方最基礎級的「OPOrange Pekoe」,多半常翻譯成「橙花白毫」;——但這其實是很容易造成誤會的翻法。(舉例來說,我就不時可在一些茶單、茶品包裝甚至茶書上,看到將OP等級的茶誤為柳橙味兒的白毫茶,叫人一時哭笑不得……)

首先,「Pekoe」此字最早雖說的確可能發源自中國茶裡的「白毫」,但實際上到現在,Pekoe在紅茶領域裡所代表的意義,與中國茶的「白毫」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。而「Orange」這個字,一說原本是形容採摘下來的茶葉上所帶有的橙黃顏色或光澤,後來成為等級用字;不過可肯定的是,絕對非指柳橙口味。

因此,多方眾說紛紜裡,經過長久時間的比較、推敲、思考,漸漸覺得,也許最清楚易懂的方法是,不做字面上的詮釋與翻譯,而是將實際在等級上的代表意義與辨識原則,明明白白條列出來

而以下,便是Yilan這一路以來的歸納結果:

紅茶等級一覽

OPOrange Pekoe,通常指的是葉片較長而完整的茶葉。

BOPBroken Orange Pekoe,顧名思義,較細碎的OP。滋味較濃重,一般適合用來沖泡奶茶。

FOPFlowery Orange Pekoe,含有較多芽葉的紅茶。

TGFOP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,含有較多金黃芽葉的紅茶。滋味香氣也更清芬悠揚。

FTGFOPFine 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,經過精細地揉捻精製而成的高品質茶葉。

SFTGFOPSuper Fine Tippy Golden Flowery Orange Pekoe,多了「Super」一字,意義不言而喻。

CTCCrush Tear Curl,在經過萎凋、揉捻後,利用特殊的機器將茶葉碾碎(Crush)、撕裂(Tear)、捲起(Curl),使成極小的顆粒狀,方便在極短的時間內沖泡出茶汁,所以常常用做製造茶包使用。

其他:在字母的標示最後,極少數情況下還會有如「F」意指Fanning,是指細小的茶葉,「D」意指Dust,指粉狀的茶(很少出現)。如OFBOPFTGOF

而英文字母之外,偶而還會再出現如數字「1」的標示,比方SFTGFOP1FTGFOP1FOP1OP1……,則意味著在該等級裡較為頂尖的級次。

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茶葉的等級標示與品質的高下有時並不見得一定有絕對的關係(不過也有人戲稱是:英文字母越多、價格越貴……當然這也一樣並非必然囉~);主要還是看產區和茶款特色,以及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樣的口味、想用什麼樣的方法沖泡而定。

像是錫蘭的UVA茶,因為強調的是強勁濃烈的芳香,所以不少茶饕們在這上頭往往喜歡BOP要更多些。尤其如果想沖泡又香又濃又夠勁的奶茶,細碎些的BOP絕對也比其他等級更為合適。

此外,紅茶的此項分等系統雖大致是世界共通,但也並不是每個國家每個產地都會從OP到一路到SFTGFOP1、每個等級都有生產的。

例如比起分項細緻的印度茶,錫蘭茶最多常就只有OPBOPFOP的區分;而若是直接從中國售出的中國紅茶,也多半不做這樣的分等,而僅有工夫與一般之分;而咱們台灣的紅茶呢,則由南投縣魚池鄉仙楂腳的紅茶產銷班所出品的「森林紅茶」中的「台茶18號」與「大葉種紅茶」首開風氣,在台灣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輔導下,於去年開始有了OPBOP的分級,至於未來景況如何,則不妨一起拭目以待囉!

No comments: